电话:13948109016

蒙古包方便实用还环保

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刺写了一首《毡帐》的诗,描述了牧人生活场景:“牛羊散漫落日下,野草生香乳酪甜。卷地朔风沙似雪,家家行帐下毡帘。”后一句说的就是蒙古包。

蒙古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,可以追溯到汉代。在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等典籍中,它被称为“毡帐”“穹庐”。“毡帐”很好理解,“穹”是像天空那样中间隆起而四面下垂的形状。“庐”是一种搭建在野外的庵棚。《后汉书·乌桓传》中云:“随水草放牧,居无常处,以穹庐为舍,东开向日。”“穹庐就是古代人游牧住的毡房,它可以随时拆卸随时安装,捆成捆,放在勒勒车或骆驼、马背上驮走。有一种蒙古包是搭建在勒勒车上的,是标准的移动房屋,这种能够移动的毡房,蒙古语称为“乌尔格尔”。

进入清代后期,蒙古民族由游牧方式逐渐转为轮牧方式,牧民们慢慢定居了下来,蒙古包也基本固定了,可所用材料和搭建方法没有改变,蒙古语称这种固定式毡房为“托古尔克格尔”。

草原上的人们搭建蒙古包离不开毡子,擀毡这项工作主要是由妇女来完成。在草原比较平坦的地方,紧挨着淖尔(湖水)妇女们以家庭为单位,三五人一摊,沿河边草滩上,把弹好的羊毛铺平,请来的擀毡额嬷(奶奶)接受各户的哈达后,用车格(马奶酒)把毡头抹湿,其他人开始喷洒温水压毡。

毡子分为三层,底层叫毡母,用春毛、秋毛多一些,中层用的是山羊毛和杂毛,上层最讲究,用白净细软的羔毛。中间要放一根二十公分左右粗,近三米长的圆木作滚子,在额嬷的指挥下,从毡头卷起,不断均匀喷洒温水,用鬃绳边滾边捆。妇女们都是跪着用胳膊压或用手使劲拍。在边上更要注意齐整,经过不断的滚压拍打后,一块方方正正,平平整整,白白净净的毡子就制作成功了。之后由额嬷诵《颂毡词》,擀毡就结束了。

看到蒙古包毡子的颜色就知道这家日子过的怎么样,白富灰中黑则穷。毡子对牧民的重要性可想而知。

蒙古包是以最简洁的手法和材料,完成了一种极富有表现力的创造。几片用细木杆和毡子编制的毡片,可伸可缩,几十根树杆儿骨架,托起了天窗,是智慧的张显。用皮绳或鬃绳连接,包的封闭铺设只用几块毡子承担,用料几乎到了不可省的地步。

没住过蒙古包的人,以为它夏天会闷热,其实不然,草原上夏天虽然气候炎热干燥,可只要撩起毡房下面一个毡角,立刻就会清风习习,凉爽无比。

大小蒙古包结构是一样的,由哈那(围毡)、乌尼(木棍)、哈拉嘎(门)和套脑(天窗)组成。它的辅助材料还有额如和(红毡顶)、毡顶扶柄、扣绳、细绳、捆绳、门帘等。一个蒙古包要用四片以上哈那围挡,有四、六、十哈那之分,哈那越多,包就越大。在夏天要竖着搭,好让雨水下流。搭成圆型是为了减少风的阻力。支哈那毡片是用韧性好的柳树条做成,它具有的伸缩性,使装御、搬运、存放非常方便。乌尼是蒙古包房顶的骨架,下边固定在哈那上,顶上要支撑套脑,所以它作用很大,要选择长短粗细一致的松树木棍,晒干使用。大包哈拉嘎要用双板门,门楣是有讲究的,忌用弯曲带有疙瘩的木料,门的颜色都是红的。套脑是用来通风、排烟、采光的天窗。大包天窗是很沉的,需要好几个人齐心协力用乌尼顶起,跟哈那一起完成整个骨架造型的任务。骨架之间的连接,是用皮绳或马鬃绳来承担的,乌尼和哈那要用扣绳紧扣。毡子从门的西侧一直围到东侧门框。冬季的门是双层的,里门对开,外门单扇。烟囱从天窗直出,上盖红毡顶,夜晚和有雨雪时压顶,每天早晨用吊绳拉开。整个毡房的封闭及辅设,全部是几块大小不等的毡片完成。

蒙古包不仅构造轻巧灵便,而且它还以其有限的空间,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牧民们的使用功能。清代进士姚元之有一首诗是这样描述蒙古包内部情形的:“席地铺将几片毡,羊羔牛犊系当前。中央不是寻常火,冬季无分马粪燃。”

蒙古包还以它独特的环保功能与草原和谐统一,它借助于草原的粗犷与辽阔,和大地坦荡起伏的曲线,融于绿草如茵的环境中,形成了天衣无缝、豪放自然的氛围。清朝有位叫斌良的人,来到草原留下了这样的诗句:

鸳鸯坡畔草萌芽

毳幕毡房著处家

风卷驼茸铺白叠

错疑边塞落杨花


©2024 呼和浩特蒙罕隆蒙古包生产厂家  技术支持:网站优化  蒙ICP备18005289号  访问量:1373348  网站管理  移动版